政府信息公开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1-08-21:23

市政府常务会议材料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快推动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

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发展民宿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是促进安阳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培育经济新业态、发展新动能,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加快推动全市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现制定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意见》(豫发〔2020〕12号)目标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依托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打造特色化、品牌化、规范化的民宿经济新业态,努力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全市旅游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旅游民宿规划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有序、特色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服务更加规范。建成2-3个民宿聚集区和一批有文化内涵、有地方特色、有深度体验的精品民宿;打造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市场评价高的“安阳美宿”品牌,实现旅游民宿地域特征鲜明,产品类型多样,设施服务完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二、适用范围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本意见所称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结合安阳实际,我市旅游民宿实施星级评定,由高到低依次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民宿。

三、主要任务

(一)规划引领,有序发展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市、县总体规划的前期下,各县(市、区)对本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盘点摸底,根据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根据需要编制旅游民宿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区域特色,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努力打造规划清晰、布局合理、统筹协调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

(二)突出特色,提升品质依托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创新创意和设计打造民宿精品,创建“安阳美宿”民宿品牌,实施“安阳美宿”民宿发展示范工程。深挖古城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将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太行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民宿开发建设,营造氛围,提升品质,凸显地域特色文化。延续和拓展传统村落或街区使用功能,加大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传承力度,培育特色民宿集群和民宿品牌,提高安阳旅游民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规范管理、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鼓励探索不同类型民宿发展模式,引导和支持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农户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旅游民宿经营建设,努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做强做优,形成集群。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优化整合旅游资源,进行项目包装,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纳各类资本参与旅游民宿建设,力争各县(市、区)旅游民宿数量均有较大提升,实现全市均衡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组发展民宿集群,创建旅游民宿聚集区。重点扶持高端旅游民宿发展,大力支持旅游民宿高层次、高水平、标准化、精品化开发建设,打造旅游民宿产业“升级版”。(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五)规范标准,完善流程。制定《安阳市旅游民宿星级评定办法》,规范旅游民宿经营服务行为。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环保、卫健、消防、旅游等相关部门要履行各自监管职责,进一步规范旅游民宿经营服务行为,指导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县(市、区)要建立文旅部门牵头的旅游民宿申报联审机制,简化优化证照办理手续,探索实施多证合一管理,争取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核发”,探索将市场监管、卫健、公安、消防、住建、环保等需要办理的各种证照合为一本营业执照,民宿业主提出申请、村(居)委会和乡镇(街道)签署意见并提交县(市、区)民宿联审。(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旅游民宿管理体制,建立市、县、乡三级工作机制。市、县两级根据需要成立旅游民宿发展领导小组,其中市级负责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对旅游民宿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全局性、政策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县级负责拟定旅游民宿发展规划,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制定推动旅游民宿发展的具体措施,完善和细化各类鼓励政策。乡镇(街道)明确相应机构人员,服务辖区旅游民宿的审核申报工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二)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完善基础设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涉及的道路、绿化、停车场、污水治理、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补齐旅游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受益财政可视情况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旅游民宿集中宣传推介、从业人员培训、星级评选等活动,扶持辖区旅游民宿建设。三是加强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旅游民宿建设、运营等需求,推出新型金融产品,拓宽旅游民宿发展融资渠道。依法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上。四是壮大产业链条。打通民宿发展渠道,扩大民宿产业覆盖,培育壮大民宿产业链,打造民宿发展生态体系。(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各县〔市、区〕政府)

(三)加强服务引导。进一步强化旅游民宿在文化传承、乡风乡韵、创意设计等方面要求,引导旅游民宿专业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建设安阳市智慧旅游监管平台,加快信息化技术在旅游民宿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数据采集、监测统计、分析预测等手段,指导监督旅游民宿经营者使用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监测规范第三方旅游民宿预订服务平台信息发布,建立完善旅游民宿视频监控系统、游客流量监测系统和预警报警系统。(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创新发展业态。深化文旅融合,大力推动旅游民宿与文化、体育、康养、餐饮、商贸、农业、林业、水利等产业融合。推广“民宿+”模式:一是“民宿+非遗”,结合当地历史人文等非遗元素,在旅游民宿探索设立非遗传承体验点,丰富旅游民宿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二是“民宿+图书”,结合图书馆总分馆制和甲骨文书屋建设,各县(市、区)图书馆开展“图书进民宿”活动,鼓励旅游民宿与图书馆、书店等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建立旅游民宿“图书角”,让“诗和远方”融为一体;三是“民宿+传统村落”,将弘扬地方文化和保护古建筑风貌作为考核旅游民宿的一项重要指标,以发展促保护,推动“空心村”和乡村“沉睡资源”的涅槃重生。四是“民宿+创意产品”,加强民宿创意产品建设,拓展共享农业、手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电商物流、养生养老、健康体育、科技生活等综合业态,打造旅游民宿综合体。(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

(五)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全市旅游民宿行业协会组织,加强旅游民宿信息共享、价格规范和行业自律。吸纳有实力的投资人、民宿大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能人乡贤等专业人士加入,共同参与安阳旅游民宿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增强旅游民宿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

(六)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人才培训,将旅游民宿从业者纳入文化旅游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不断提升旅游民宿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和服务水平。注重挖掘本土人才,引导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人、文化爱好者等参与旅游民宿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开辟民宿管理、特色烹饪等专业课程,培养旅游民宿所需相关行业人才。探索成立民间文旅产业发展研究机构,专门为旅游发展培养各类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扶持力度,符合条件的高端旅游民宿人才可纳入“洹泉涌流”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为旅游民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

(七)加强宣传推广。加强与知名旅游网站、移动终端和自媒体等合作,把旅游民宿宣传推广纳入全市文旅品牌推广体系。鼓励举办旅游民宿主题展、精品民宿设计大赛和旅游民宿口碑榜评选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搭建文旅会展、节庆活动、峰会论坛等平台,联动开展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民宿品牌营销推介,拓展客源市场。打造安阳旅游民宿品牌名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广有故事、有体验、有品味的民宿品牌,营造旅游民宿发展良好氛围,促进全市旅游民宿质量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市文广体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电话:0372-2550442 0372-2550444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永明路北段6号
主办单位: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网站标识码 :4105000024 豫ICP备2020033529号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254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地图
x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