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1-05-23:00

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杜芬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长足发展。全市共有乡镇92个,目前已建成43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建的49所乡镇综合文化站,2010年年底也将全部建成。但据调查了解,目前全市已完工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中,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文化站面临同样的问题:缺少内部配套器材、人员聘用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日常活动经费短缺、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与设施建设相比,人员聘用、经费保障等后期管理制度建设难度更大,后期管理体制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棘手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使已建成设施面临“空壳”危机,也会影响到新建的项目。
    一、我市“空壳”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
    目前我市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3所,有10所对公众开放,分别是:滑县万古镇、白道口镇文化站;安阳县水冶镇、辛村乡文化站;林州市石板岩乡、姚村镇文化站;内黄县亳城乡文化站;文峰区宝莲寺镇文化站;龙安区龙泉镇、马投涧乡文化站。其中只有安阳县水冶镇、辛村乡文化站、文峰区宝莲寺镇文化站对外开放时间可达到每周五天。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施荒废,硬件缺失
    一是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少。2007年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其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如内黄县亳城乡文化站、滑县万古镇文化站,文化设备残缺不全,房间内墙壁发霉严重,满目疮痍。2008年、2009年建设的27个乡镇文化站,只有龙安区的2个完成了设备购置任务(龙泉镇、马投涧乡文化站),其他均未进行设备购置。
    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失去了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造成乡镇无人管,县级文化部门也管不了,或者不愿意管。鉴于此,县级文化部门一无人事任免权、二无财务监管权,年初没有计划安排,年底没有总结考核。
    (二)队伍涣散,职能错位
    一是文化专干不专职。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职责缺位,专干不专的情况普遍存在。受当地乡镇行政领导管理体系的制约,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疲于包村等乡镇中心工作,而本职工作时间毫无保证,本职工作计划无法实施,常年处在被动工作局面。
    二是文化站职能职责不明确。很多文化站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是什么,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而是要文化站兼任其他工作,使得文化专干不可能再考虑文化站的本职工作;县级文化部门管不了,认为人财物事四权均下放,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经费短缺,创收无门,文化站无法运转
    由于受到财力所限,文化经费投入不足,乡镇文化站严重缺血,使得曾是农村文化主阵地的乡镇文化站如今风雨飘摇,生存举步维艰。由于基层文化站必要的日常工作经费无保障,工作环境差,文化工作者待遇偏低,致使乡镇文化站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难以招揽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
由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公共设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的陶冶力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一些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环境。三是由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没有占领文化阵地,农村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二、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现象的成因
    (一)领导重视不够,部分文化站名存实亡
当前,有的地方领导错误地认为“文化锣鼓响不响,对领导升迁没影响,文化工作干不干,排名照样向前站”。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不影响评比排名、个人晋升。在这些乡镇开展文化工作局限于上级安排,或者是应付检查,满足于完成任务。基本上没有开展满足农民需求的文化活动,有的文化站甚至长期处于瘫痪的状态。
    (二)体制不顺,管理不到位
    首先,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用人机制制约了文化站文化队伍建设,文化站需要的专业人才进不来。其次,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也很少管理,或者说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好几个而县文化局根本不知道。文化专干位虚、薪低、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再次,长期以来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欠帐”较多。乡镇文化站得了“贫血症”,带“病”坚持工作,而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乡镇财政对文化站缺乏投入,只能造成文化站的瘫痪。
    三、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现象的对策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对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破解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现象,我们建议:
    (一)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良好环境
    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乡两级政府要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经常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乡镇综合文化站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二)强化改革,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机制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改革,是破解“空壳”现象的必然要求。文化站必须通过改革,理顺体制,开辟出一块天地,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要明确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将文化站权力的彻底下放,成为乡镇政府垂直的工作部门;明确县级文化部门的主管职能,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建议将一批业务精、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提高其生活和工作待遇。要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相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相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统一。同时,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三)增加投入,充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备
    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用或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添置和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文化站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群众文化群众办的思路,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农村文化活动的基本阵地。
    (四)提高素质,优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本队伍
    在我市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整体素质偏低是导致专职不专、阵地丢失、文化活动少的重要因素。首先,党委、政府要重视文化专干队伍建设,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文化专干基本工资应实行全额拨款,奖金福利由自身发展文化产业补足,以确保农村文化站业务骨干的稳定和自身“责任田”的耕种。其次,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主将。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电话:0372-2550442 0372-2550444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永明路北段6号
主办单位: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网站标识码 :4105000024 豫ICP备2020033529号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254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地图
x

微信扫一扫